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(記者 張欣然)5月22日,上海財經大學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揭牌儀式暨“構筑新興金融人才高地 賦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”學術交流于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滴水湖會議中心舉行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在會上表示,要降低金融中介服務的成本,提升居民財產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占比。
劉俏認為,作為一個新型金融研究教學機構,應該做回歸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、促進金融建設的研究。
劉俏介紹,中國金融行業的附加值的GDP占比是8%,近幾年已經突破8%,最高曾達到8.4%。事實上,金融附加值的組成部分基本是金融行業員工的工資、獎金和金融企業的利潤加上居民所持有金融資產的增值部分。
“金融行業附加值的GDP占比越高代表金融服務的收費越貴,這并不是一個好的特征。希望未來能降低金融中介服務的成本?!眲⑶握f。
劉俏認為,要促進消費首先要提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。目前我國居民來自財產性的收入,尤其是金融投資占比相較于國外還很低,未來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研究。
在劉俏看來,作為金融業從業人員、金融研究者、金融教育者,應思考如何讓居民投入金融市場的獲得感提升、提升其財產性收入。
隨著消費場景有序恢復,各地紛紛搶抓有利時機,開啟消費“夏令時”,并圍繞夏日經濟積極策劃促消費系列活動,進一步提升居民消費能力,增強消費意愿。
一方面,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,積極增加優質供給,增強居民消費能力;另一方面,要把擴大消費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結合起來,不斷釋放消費潛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