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剛,央行重磅發聲!

2023-05-17 12:04:40 來源?: 國泰君安
本網站所發布的財經縱覽資訊均已獲得第三方資訊平臺授權轉載,并通過技術手段完成采編,本網站不對其內容真實性作任何保證,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市場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。

中國基金報記者  李樹超

5月15日,央行官網發布《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》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,《報告》從五大方面闡述了貨幣政策執行情況,又發布了下一階段的主要政策思路,對于處于復蘇進程的我國經濟,進行了及時把脈,可謂干貨滿滿。         

《報告》指出,今年以來,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,我國宏觀政策堅持穩字當頭、穩中求進,靠前協同發力,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,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(GDP)同比增長4.5%,居民消費價格指數(CPI)同比上漲1.3%。央行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,推動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。

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10.6萬億元
M2同比增長12.7%

《報告》指出,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,一季度央行貨幣政策執行情況主要分為以下幾大方面:         

一是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。3月17日宣布降準0.25個百分點,并運用再貸款、中期借貸便利、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方式投放流動性,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。引導金融機構更加注重把握好節奏與力度,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。         

二是推動降低綜合融資成本。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,發揮好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重要作用,指導利率自律機制成員根據市場利率變化合理調整存款利率,促進實際貸款利率穩中有降。繼續落實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。         

三是發揮結構性政策工具作用。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,持續加大支農支小再貸款支持力度,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,繼續落實好科技創新、普惠養老、設備更新改造等專項再貸款政策,創設房企紓困專項再貸款和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。         

四是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。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,堅持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,注重預期引導,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,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。         

五是加強風險防范化解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處置風險,加快推進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建設,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。         

總的看,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取向,實現了較好的調控效果,有力支持經濟發展恢復向好。貨幣信貸合理增長,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10.6萬億元,同比多增2.27萬億元;3月末人民幣貸款、廣義貨幣(M2)、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分別增長11.8%、12.7%和10.0%。         

信貸結構持續優化,3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26.0%和41.2%。企業融資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,3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.95%,較去年同期下降0.41個百分點,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.14%,較去年同期下降1.35個百分點。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,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,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.8717元,較上年末升值1.4%。         

當前,我國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,需求收縮、供給沖擊、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,經濟增長好于預期,市場需求逐步恢復,長期發展還具有市場規模巨大、產業體系完備、人力資源豐富等優勢條件。也要看到,國內經濟內生動力還不強,需求仍然不足;全球經濟增長趨緩,通脹仍處高位,主要央行政策緊縮效應顯現。對此,既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,又要增強憂患意識,堅持底線思維。         

美歐通脹回落速度不及預期
我國經濟運行開局良好
         

《報告》還對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進行了重要分析。         

《報告》指出,今年一季度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放緩,美歐通脹回落速度不及預期,硅谷銀 行、瑞士信貸等事件引發金融市場劇烈波動,貨幣政策在物價穩定、充分就業之外增加了對金融穩定的艱難權衡。地緣政治沖突升級風險仍存,保護主義、單邊主義抬頭,或進一步影響全球經濟秩序。

其中,全球高通脹仍較為頑固,金融穩定風險上升,貨幣政策不確定性增大,全球經濟秩序或加速演變等,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和趨勢。         

而從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看,一季度,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 定任務,各地區各部門著力穩預期、強信心、抓落實,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,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,生產需求企穩回升,經濟運行開局良好。初步核算,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8.5萬億元,按不變價格計算,同比增長4.5%,環比增長2.2%。         

從結構上看,呈現如下特點:一是我國消費穩步恢復,投資平穩增長,進出口保持增長;二是農業生產形勢穩定,工業生產持續恢復,服務業明顯回升;三是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,生產價格降幅走擴;四是財政收入平穩增長,財政支出增長較快;最后,就業形勢總體穩定,國際收支及外債繼續處于合理均衡區間。         

從市場較為關心的房地產行業看,2023年3月,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.4%和2.9%,均較上年末收窄0.9個百分點。1-3月,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.8%,銷售額同比增長4.1%;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5.8%,其中,住宅開發投資同比下降4.1%。

3月末,全國主要金融機構(含外資)房地產貸款余額53.9萬億元,同比增長1.3%。其中,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.9萬億元,同比增長0.3%;住房開發貸款余額10萬億元,同比增長4.5%。         

另外,隨著經濟復蘇,交通運輸業也持續回暖,一是國內客運加快恢復,貨運已超過疫情前水平;二是國際貨運穩步增長,海外航班持續恢復;三是行業投資明顯加快,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。         

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:
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

下一階段,中國人民銀行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,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,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,充分發揮貨幣信貸政策效能,全力做好穩增長、穩就業、穩物價工作,乘勢而上,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。         

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,總量適度,節奏平穩,搞好跨周期調節,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,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。         

二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“聚焦重點、合理適度、有進有退”,保持再貸款再貼現工具的穩定性,運用好實施期內的階段性工具,為普惠金融、科技創新、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供有力支持。持續發揮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作用,增強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,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。         

三是著力支持擴大內需,為實體經濟提供有力、穩固支持,兼顧短期和長期、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、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,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。關注物價走勢邊際變化,引導穩定社會預期,支持構建糧食、能源等保供穩價體制機制,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。         

四是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,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,持續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,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重要作用,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適度。         

五是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、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、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,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,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,優化預期管理,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。         

六是統籌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與風險防范,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,防范境外風險向境內傳導,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。

編輯:喬伊

審核:木魚

         


相關閱讀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×
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
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