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“穩健的直覺”靠攏!央行最新報告,信息量大

2023-05-17 12:05:09 來源?: 國泰君安
本網站所發布的財經縱覽資訊均已獲得第三方資訊平臺授權轉載,并通過技術手段完成采編,本網站不對其內容真實性作任何保證,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市場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。

人民銀行今日發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,總的看,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取向,實現了較好的調控效果,有力支持經濟發展恢復向好。

報告認為,當前,我國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,經濟增長好于預期,長期發展還具有市場規模巨大、產業體系完備、人力資源豐富等優勢條件。但也要看到,國內經濟內生動力還不強,需求仍然不足;全球經濟增長趨緩,通脹仍處高位,主要央行政策緊縮效應顯現。

關于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,報告明確,人民銀行將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,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,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,充分發揮貨幣信貸政策效能,全力做好穩增長、穩就業、穩物價工作。

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適度

就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,報告具體提出: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,總量適度,節奏平穩,搞好跨周期調節,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,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。

報告明確,要著力支持擴大內需,為實體經濟提供有力、穩固支持,兼顧短期和長期、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、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,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;要關注物價走勢邊際變化,引導穩定社會預期,支持構建糧食、能源等保供穩價體制機制,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。

利率方面,報告提出,要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,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,持續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,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重要作用,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適度。

匯率方面,報告明確,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、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、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,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,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,優化預期管理,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。

此外,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“聚焦重點、合理適度、有進有退”,保持再貸款再貼現工具的穩定性,運用好實施期內的階段性工具,為普惠金融、科技創新、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供有力支持;要持續發揮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作用,增強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,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。

人民銀行對利率水平的把握符合“居中之道”

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人們的儲蓄和消費、企業的投融資決策、進出口和國際收支,進而對整個經濟活動產生廣泛影響。

報告認為,從過去20年的數據看,我國實際利率總體保持在略低于潛在經濟增速這一“黃金法則”水平上,與潛在經濟增長水平基本匹配,有利于實現宏觀均衡,保持物價基本穩定。

近幾年,全球經濟面臨的超預期沖擊較多,經濟環境和政策效果的不確定性較大。在此情況下,人民銀行對利率水平的把握可采取“縮減原則”,符合“居中之道”,即決策時相對審慎,留出一定的回旋余地,適當向“穩健的直覺”靠攏。

報告對此進行了闡述:政策利率調整時,在考慮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基礎上,向歷史周期和全球各區域的平均值收斂,降低政策利率的波動。比如,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,全球主要央行大幅降息至零利率水平,同期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下降20個基點后保持穩定,市場利率也一直保持在適當水平。

同時,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,市場在利率形成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,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明顯提升。近年來,在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的帶動下,實際貸款利率明顯降低。3月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.34%,其中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.95%,均處于歷史低位。

下階段,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,合理把握宏觀利率水平,持續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,健全“市場利率+央行引導→LPR→貸款利率”傳導機制,為促進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營造有利條件。

前期積累的預防性儲蓄有望逐步釋放

今年以來,我國M2和人民幣存款延續較快增長態勢。報告認為,近期M2和存款的較快增長很大程度是宏觀政策適度發力、市場主體行為變化的體現。

從宏觀政策看,去年以來,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,穩增長一攬子政策陸續實施,貨幣政策充分發力,配套資金先行到位,相應表現為金融數據領先于經濟數據。從商業銀行看,前期政策的傳導效果進一步體現,帶動M2較快增長。

從企業和居民主體看,一方面,企業和居民理財資金回流為表內存款,推升了M2增速;一方面,疫后實體經濟的生產流通傳導、消費需求等恢復仍有時滯,經濟循環阻滯摩擦未消,也導致貨幣流通速度降低,市場主體的貨幣持有量和預防性儲蓄存款上升。

從中長期看,經濟平穩增長、物價穩定是檢驗貨幣增長是否合理的標準和關鍵。報告認為,我國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保持基本匹配,實現了較快增長和較低通脹的優化組合。

“近期M2增速與通脹和經濟增速間存在一定缺口,主要是政策效果顯現、需求恢復存有時滯所致?!眻蟾媾袛?,未來隨著疫情影響進一步消退、市場預期持續好轉、經濟加快恢復,居民的消費和投資意愿回升,前期積累的預防性儲蓄有望逐步釋放,有利于M2和存款平穩增長。3月至4月住戶存款同比多增額較1月至2月已明顯收窄,4月末M2增速也已較2月高點回落0.5個百分點。

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

內容摘要
今年以來,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,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,我國宏觀政策堅持穩字當頭、穩中求進,靠前協同發力,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,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(GDP)同比增長4.5%,居民消費價格指數(CPI)同比上漲1.3%。中國人民銀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堅決貫徹黨中央、國務院的決策部署,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,推動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。

一是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。3月17日宣布降準0.25個百分點,并運用再貸款、中期借貸便利、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方式投放流動性,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。引導金融機構更加注重把握好節奏與力度,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。二是推動降低綜合融資成本。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,發揮好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重要作用,指導利率自律機制成員根據市場利率變化合理調整存款利率,促進實際貸款利率穩中有降。繼續落實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。三是發揮結構性政策工具作用。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,持續加大支農支小再貸款支持力度,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,繼續落實好科技創新、普惠養老、設備更新改造等專項再貸款政策,創設房企紓困專項再貸款和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。四是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。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,堅持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,注重預期引導,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,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。五是加強風險防范化解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處置風險,加快推進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建設,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。

總的看,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取向,實現了較好的調控效果,有力支持經濟發展恢復向好。貨幣信貸合理增長,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10.6萬億元,同比多增2.27萬億元;3月末人民幣貸款、廣義貨幣(M2)、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分別增長11.8%、12.7%和10.0%。信貸結構持續優化,3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26.0%和41.2%。企業融資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,3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.95%,較去年同期下降0.41個百分點,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.14%,較去年同期下降1.35個百分點。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,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,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.8717元,較上年末升值1.4%。

當前,我國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,需求收縮、供給沖擊、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,經濟增長好于預期,市場需求逐步恢復,長期發展還具有市場規模巨大、產業體系完備、人力資源豐富等優勢條件。也要看到,國內經濟內生動力還不強,需求仍然不足;全球經濟增長趨緩,通脹仍處高位,主要央行政策緊縮效應顯現。對此,既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,又要增強憂患意識,堅持底線思維。下一階段,中國人民銀行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“兩會”精神,按照黨中央、國務院的決策部署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,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。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,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,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,充分發揮貨幣信貸政策效能,全力做好穩增長、穩就業、穩物價工作,乘勢而上,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。

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,總量適度,節奏平穩,搞好跨周期調節,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,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。著力支持擴大內需,為實體經濟提供有力、穩固支持,兼顧短期和長期、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、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,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。關注物價走勢邊際變化,引導穩定社會預期,支持構建糧食、能源等保供穩價體制機制,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。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,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,持續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,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重要作用,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適度。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“聚焦重點、合理適度、有進有退”,保持再貸款再貼現工具的穩定性,運用好實施期內的階段性工具,為普惠金融、科技創新、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供有力支持。持續發揮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作用,增強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,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。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、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、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,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,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,優化預期管理,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。統籌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與風險防范,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,防范境外風險向境內傳導,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。

(來源:綜合本報、中國人民銀行)

責編:邵子怡   校對:馮雯君   圖編:趙雁旎

審讀:朱建華   監制:張曉光   簽發:林艷興


相關閱讀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×
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現”,
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。